表情包到底会不会毁了我们的语言?

编辑:佚名 日期:2023-04-23 06:59 / 人气:

原标题:表情包到底会不会毁了我们的语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表情包铺满了聊天界面,占据了手机内存,侵入了我们的生活。

2016年,有媒体组织的“24小时无表情包生活挑战赛”有5307人参加,超过30%的人失败——无法忍受一天不用表情符号,另有三分之一的挑战者虽然成功,但表示倍感煎熬,“尴尬”是他们提及最多的感受。

这不禁让许多人思考:表情包正在毁掉我们的表达能力,甚至毁掉我们的语言吗?

1

观点一:

表情包威胁到了语言

表情包有被滥用的趋势根据“Emojitracker”网站的统计,社交网站上平均每秒就会发送250—350条表情符号消息。2015年,仅仅在推特一家平台上,Emoji表情“笑哭”就被使用了65亿次,占据了总共121G的流量。

表情包的频繁使用有削弱正常语言能力的可能据《每日邮报》报道,孩子们一言不合就甩表情包的习惯,反而忘记了语法和拼音,这就不能不引起重视了。

另一项针对2000名16-65岁人士的调查显示,94%的人认为Emoji入侵语言系统导致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开始退化,80%的人认为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青少年,会造成拼音错误,和标点符号运用不当。还有超过一半的英国成年人感觉到,对自己的英语拼音和语法正确率已经没有信心了。

此外,表情包在人际交流中有时也会产生负面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表情的理解存在分歧。在夏威夷举行的系统科学国际会议上的报告显示,Emoji在工作场合的使用不仅可能会显得很不专业,同时还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而这种误会,可能还让你蒙在鼓里,因为是表情符号“自身”的原因。比如,大家都习惯用“双手合十”表达关切和祈祷,但在一部分外国人看来这是“两人击掌”(high five)庆祝成功的意思。

另外,不同年龄的人对同一表情符号出现“代沟”也越来越明显,换句话说,年轻人已经把一些表情符号“玩坏了”。比如单纯的“微笑”表情,在喜欢恶搞的人那里已经变成了“慢走不送”的代名词;还有伸手说再见的“巴掌”表情,其实就是简单的挥一挥衣袖说声“拜拜”,但有的人却用来表达“友尽”。

2

观点二:

表情包不会伤害语言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牛津大学出版社词典部长卡斯珀认为:“你们可以看到,传统字母单词如何在改变,以迎合21世纪快速、集中视觉需求的沟通。一个象形文字图像,例如emoji表情,可以填补这些空白,它灵活、直接,可以为文字注入优美的语调。”

今年年初一家德国机构研究发现,在电子邮件内容中加入Emoji表情可以让本来传达的坏消息变得打击性更弱一些,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符号的运用让工作交流更加方便了”。

有趣的是,2014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式收藏完全用表情包转写的《白鲸记》。同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辩论间隙表示,“如果全世界还有一样东西我们还能统一意见,那就是表情包了”。

3

表情包究竟意味着什么?

让三分之二的语言社团成员感到难以离弃的东西是否接近,甚至已经成为语言的一部分呢?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

表情包是虚拟语言生活自组织的产物。作为语言的一种可视化形式,其本质和文字相差不多。作为自然语言的拐棍,表情包在以文本交流为主的虚拟空间中提高了用户沟通的效率和质量。试想,我们多少次用表情符号表达文字无法传递的实时心情?又有多少句末的“呢”“耶”被相应的表情符号取代?一个缺少铺陈的祈使句丢过来,究竟是命令还是建议,恐怕得看后面是不是跟着个笑脸。

表情包引起的焦虑本质上是表达方式对应语言生活圈层错位导致的。表情包出现在严肃、正式的交际场合,显得不合时宜,出现在讲求效率的对话中则浪费时间和空间。滥用的表情包就像滥用的成语一样,不能起到调节情绪、提高效率的作用,反而带给人们不少烦恼。表情包带来的交际便利是工具性的,而引发的焦虑是文化性的,但这两者摩擦引起烦恼,与毁掉语言、降低表达能力着实不在一个层面。

其实,“正在毁灭语言”的东西已经不少了,从寻呼机、手机到互联网,再到流行语、字母词,还有时不时跑出来的英语乃至各种外语。著名语言学家刘海涛曾表示,语言本质上是人驱的自组织系统,即语言是活的,是语言社团自发形成和认同的,而不完全是规定的

语言和语言社团的动态性使各种进入其中的异质符号可以有机融入语言生活之中,而这个过程充满了符号形式之间、使用者之间的竞争。正如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外来词、字母词,假以时日,很多表情符号会保留和稳定下来,成为和它们一样不再引人注目的语言形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对表情包放松警惕了。

你爱用表情包吗?

留言告诉局长吧!

情报员:饶高琦等

编辑员:马竞菲

图片源: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现在致电 13988889999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

平台注册入口